5月17日至18日,我所第25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在星海園區舉行。本次活動主題為“七十五載,逐夢科學”,共有上萬名公眾走進所區,參加這場“科學探索之旅”。
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,也是中國科學院建院和我所建所75周年,本屆公眾科學日精選出研究所七十五載發展歷程中重要科技成就,選取16個展點組成“科學探索之路”,包括中國的第一桶航空煤油、煤炭的“涅槃”、最亮的極紫外光等,并為每位入園者發放“科學探索護照”,可以到各個展點依次蓋章留念。
在“科學家面對面”環節,我所李燦院士作了題為《液態陽光》的演講,他從能源入手,介紹了如何將“道法自然”的思想延伸到太陽能應用方面,將陽光裝進“瓶子”里,譜寫更加清潔的未來。黨委副書記梁波研究員帶來題為《科學是什么》的演講,詳細介紹了科學是什么?科學又從何而來?我們該如何學習科學?現場“大小朋友”都對“科學”這個概念產生了深層次的理解,對如何學習科學產生了更加系統的認識。副所長王峰研究員作了題為《追求科學極限》的演講,從生活中的極限延伸到了科學中的邊界,介紹了多項重大成果以及它們的“極限”。副所長黃延強研究員帶來了題為《二氧化碳轉化:助力打造“太空家園》的演講,他從太空奧秘出發,引人入勝地介紹了太空中的二氧化碳如何循環利用,給公眾帶來了無限的思考空間。
在“光影劇場”中,去年廣受好評的歌舞劇《能源之書》限時“返場”,這是能源主題原創兒童科普舞臺劇,演出人員化身“能源精靈”,演繹了能源的科普小故事,呼吁大家節約能源、保護環境、低碳生活。該劇場還首次面向公眾放映了《科技脊梁·張大煜》微電影,其講述了建國初期,面對新中國石油資源匱乏的困局,張大煜先生以國家需求為指引,為創建我國石油煤炭化學研究基地,不拘一格,唯才是用的故事。通過微電影的形式讓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以更立體、更形象的方式呈現,把鮮活的、有溫度的內容帶給公眾。
在“科學之聲”環節,共有六位青年科學家帶來科普報告?!队煤诿呵蛞材茉炀?/span>?》《飛秒激光如何給分子拍“電影》《熒光盛宴——璀璨生命奇妙游》《走進能源的世界》《太陽能電池的“前世今生”》《食品安全知多少》.....一系列“硬核”科普帶領公眾聆聽科學的“聲音”,體會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。
我所展館也限時向公眾揭開神秘“面紗”,體會到我所75年深厚的歷史底蘊和以國家需求為己任的科研文化。同時,園區內用“畫廊”的形式,將2023年我所重要科研成果展現出來,用藝術與科學的碰撞激發公眾對于科學的想象。
除了上述活動,我所還制作了兩千份“大連化物所版”元素周期表向公眾免費發放,上面不僅詳盡地列出了各種元素的基本信息,更通過生動有趣的視覺呈現,直觀地展示了不同元素的獨特性質,并融入我所的特色研究工作。
本次公眾科學日采用圖片直播的形式,圖片瀏覽量截至5月18日已超過23萬次。
本次活動中,共有來自各研究組、職能部門、演員、安保、攝影攝像、餐飲、信號保障、保潔等五百余名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參與其中,確保了活動的有序開展。為了提升公眾的參觀體驗,本次活動特別制作了手繪地圖和專屬導覽小程序,并設置了多個問訊處,及時解答公眾問題;在足球場設置了大屏直播,讓更多公眾可以觀看“科學家面對面”和“光影劇場”直播,保障了觀看體驗;在所區內所有重要位置都配備了安保小組和志愿者,保證了活動的秩序和公眾的安全。在內容方面,“科學家面對面”和“科學之聲”環節的演講者認真撰稿、多次彩排,近乎脫稿完成報告,取得了很好的講演效果;《能源之書》舞臺劇共有來自各個研究組的十余名演員參與其中,他們在此前的版本上加入舞蹈元素,利用工作學習之余的寶貴時間,加緊排練了近一個月,帶來了極強的互動感和體驗感;各研究組精心設計展點,悉心準備實驗和講解內容,力爭讓所有參觀者感受科學的魅力。
通過此次公眾科學日活動,公眾走進園區與科學家們近距離交流,留下了無數珍貴的記憶。多年來,我所充分利用高端科研資源的優勢,用心搭建起一座連接公眾與科學的橋梁,讓廣大民眾深入探索科技的奧秘,真切感受科學的無限魅力。(文/孫丹寧 圖/劉雪昌等)